当前位置: 官网首页 > 行业动态 > 行业动态详情页

什么是“三区三线”?

发布时间:2022-05-10 发布人:

“三区三线”的基本内涵

“三区三线”是指∶城镇空间、农业空间、生态空间3种类型空间所对应的区域,以及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、基本农田保护红线、生态保护红线3条控制线。其中“三区”突出主要功能划分,“三线”侧重边界的刚性管控。它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内容,也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核心框架。
“三区”内部统筹要素分类,是功能分区和用途分类的基础;“三线”是“三区”内部核心的刚性要求。空间关系上,“三区"各自包含“三线”。生态空间,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和一般生态空间;农业空间,包括基本农田和一般农业空间;城镇空间,包括城镇开发边界内和边界外部分城镇空间。
生态空间是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,统筹协调林草生态、水系功能、水源地保护、河湖岸线划定等目标的空间。在实践过程中,可结合实际具体将生态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保护区,如自然保护区、森林公园、风景名胜区、生物多样性维护区、水源涵养区、水土保持区、湖泊水库湿地等,以及其他生态环境敏感、脆弱区域。

“三线”属于国土空间的边界管控,对国土空间提出强制性约束要求。生态保护红线是以重要生态功能区、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为而划定的实施强制性保护的空间边界。
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管制边界。城镇开发边界是城镇建设与二、三产业发展空间的管制边界,允许城镇建设用地的大边界。“三线”的划定协调坚持生态优先的总原则。在规划冲突或模棱两可的时候,优先划定生态红线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,在此基础上,划定城市开发边界,从而使得区域的自然资源始终处于的保护框架内。



“三线”是"三区”划定的基础,也是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、限制城镇空间的重要手段。2014年以来,在深入推进空间规划试点的基础上,国家开展“三线”划定试点,率先强化对重要生态功能区、重要生态敏感区、基本农田等空间的保护,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目前,全国已经初步形成了“三线”划定的相关技术流程成果,部分省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。在当前的“三线”划定成果上,随着发展需求的改变,“三线"的内涵和标准也将不断做出调整。至于“三区三线”划定能不能实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预期目标,还有待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。从历史上看,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早已有之。城乡规划从“一书三证"到“三区(禁止建设区、限制建设区、适宜建设区)四线(蓝线、绿线、黄线、紫线)”;国土资源部门划定的“三界四区”,“三界”主要指规模边界、扩展边界和禁建边界,“四区”主要指允许建设区、有条件建设区、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,都是为了管制城市开发边界,防止城市无限蔓延,保护生态环境及基本农田,但在实践中的控制作用为有限,尚待不断地探索字薄·

城镇空间:以承载城镇经济、社会、政治、文化、生态等要素为主的功能空间。


农业空间以农业生产、农村生活为主体的功能空间。


生态空间:指具有自然属性、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的功能空间,包括森林、草原、湿地、河流、湖泊、滩涂、岸线、海洋、荒地、荒漠、戈壁、冰川、高山冻原、无居民海岛等。
生态保护红线: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、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陆域、水域、海域等区域,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的底线和生命线。


基本农田: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,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的耕地。


城镇开发边界: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,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,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边界,设计城市、建制镇以及各类开发区等。
科学划分生产、生活和生态三大空间,合理界定建设用地、农业用地、生态用地,体现了生产空间集、生活空间美丽宜居、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愿景,科学勘界“三区三线”,为实现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双赢打好基础。